星島日報記者趙善樂
據最新人口普查顯示,大溫三聯市(Tri-Cities)即滿地寶(Port Moody)、高貴林(Coquitlam)和高貴林港(Port Coquitlam),人口增長率高於大溫平均數。擬於2016年夏季啟用的長青線(Evergreen Line)各站附近,人口增長明顯(見地圖)。不僅如此,一些較接近長青線的地區也「近水樓台」,發展迅速。高貴林東北伯克山(Burke Mountain)社區目前人口不逾六千,有市議員指該發展區人口6年內已增7倍;並指每英畝建屋限制6年前放寬,使地價11年間升逾兩倍。
長青線建造工程本年1月展開,開通後把本拿比、高貴林和滿地寶三市更緊密連接,並方便乘客往來大溫各市。連同伯克山在內的高貴林東北區,與未來長青線的道格拉斯學院站(Douglas College Station)約相距7分鐘車程,2011年人口普查初步結果顯示該區人口增長47.3%。高貴林新任市議員霍奇(Craig Hodge)說,伯克山是高市近年重點發展地區之一,包括高海德溪(Upper Hyde Creek)、低海德溪(Lower Hyde Creek)、微笑溪(Smiling Creek)和帕廷頓溪村(Partington Creek Village)4部分(見附圖)。他說2006年開始發展時整個地區只有500人,今已激增至4,000人。
伯克山建屋限制放寬
霍奇1995年起全家在高海德溪區居住。他表示:「伯克山區原先並沒有下水道排污到大海,每戶的家居污水只排放到後園地底化糞池裏。」他還透露:「市府為確保居民健康,每戶都要有足夠空間處理污水,限定每1英畝土地只建一屋,也代表每戶最少要買下1英畝地才能在該區生活。」霍奇說,市府自2006年起加建下水道,排污問題得到解決,這項限制也得以取消。他指不少建造商因此向該區業主招手,希望購地建屋以發展住宅區。
霍奇又指出,以他的鄰居為例,建造商正在鄰居後園另建3間屋,同時推倒了附近另一舊屋,並在同一地點建11間新屋。他說伯克山發展區平均地價持續上升,從2001年每英畝18萬元升至2006年40萬元,再增加至目前的60萬元,11年內飆升了2.3倍。
他又補充,伯克山發展區人口增長顯著,受惠於長期城市規劃和各項配套。除上述工程以外,還包括增建輸水管和各項道路建設,令該區與高市中心和長青線站的距離縮短到5至7分鐘車程(詳另文),以吸引居民遷入。
至於長青線各站附近,大都錄得相當人口增長。去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,位於未來高貴林中心站(Coquitlam Central Station)與道格拉斯學院站之間的高市中心一帶,人口增長達102.4%,屬全市最高。霍奇指近三年市府大樓周圍有很多柏文大廈落成,使市中心人口密度提高。
高市中心新柏文林立
長青線雖為附近居民帶來方便,但也有人擔心環境擠逼。住在松樹路(Pinetree Way)一帶獨立屋區的台灣戚姓移民表示,近兩年愈來愈多人遷進,長青線開通後,無論居民或遊客數字將增長,擔憂寧靜舒適環境質素下降。
至於本貴林站(Burquitlam)一帶,人口增長雖沒其他站區多,霍奇說該站一帶正由獨立屋區轉型為高密度住宅區,有不少舊屋由建造商收購並重建,將有愈來愈多柏文住宅大廈落成。
他指本貴林將與本拿比鐵道鎮(Metrotown)一樣,因架空列車(Skytrain)的開通而給帶旺。滿地寶市兩站附近人口也錄得相當增長,以艾奧科站(Ioco Station)一帶人口更上升188.7%。
伯克山料成卑詩最大港村
[2012-03-05]
星島日報記者趙善樂
據高市議員霍奇表示,伯克山區自2006年來得以全面發展,除了建造輸水管和下水道等地下工程外,也有賴新的連接橋和道路,令該區與市中心和長青線站僅距7分鐘車程。他說按目前經濟狀況和發展速度,預計伯克山到2021年總人口將有19,500人,最終在20年後形成3萬人的社區,成為卑詩其中一個最大的港口村。
霍奇還指出,在2006年之前,要由伯克山社區到高貴林市中心購物或參與文娛活動,必須繞道經高貴林港才能到達,車程15至20分鐘,甚為不便。自從位於大衛路(David Avenue)的沃德橋(Eleanor Ward Bridge)2006年8月啟用後,把市中心與高貴林東北連接起來,就把車程縮短為5至7分鐘。
他說,這項建設也方便該區居民日後到道格拉斯學院站,再乘長青線至大溫各區。
靠近捷運 將建中學
目前,伯克山的4個發展區中,除帕廷頓溪村(Partington Creek Village)外的各區住宅區不斷發展,由2006年今日共建了1319間獨立屋和城市屋,而在帕廷頓溪村的建屋工程亦將會展開。
他又指出,伯克山一帶有3個公園於近期落成,市議會最近也通過在未來3年建造消防局,並已劃出位置,擬未來數年開辦該區第一間中學,還有便利店和咖啡店等。
霍奇表示,大型體育館、球場、社區中心、多層建築、購物區和銀行等設施都在將來出現,並以帕廷頓溪村為中心,令伯克山社區成為本省最大港口村之一。
華裔物資從未或缺
[2012-03-05]
星島日報記者趙善樂
對於一些省民來說,高貴林和高貴林港或感到略為偏遠。事實上在兩市的華裔社區廿年前即形成,歷經變化。有高貴林港居住了18年的香港移民指出,目前以兩市交界的洛歇公路(Lougheed Highway)夾韋斯特伍德街(Westwood St.)一帶為例,華人超市、酒樓、茶餐廳、麵包店、火鍋店和髮廊等一應俱全,盡在5分鐘車程範圍,方便生活。近年大陸;新移民「接力」湧入,華裔日常所需物資從未或缺。
近年大陸新移民湧入
房幹林夫婦自1994年從香港移民高貴林港,從此住在福克斯中學(Terry Fox Secondary School)附近,並於移民翌年在高貴林港商場(Poco Place)開設髮廊至今。
據房幹林表示,不少香港和台灣移民與他們同期到達並定居兩市,當時整個高貴林港商場幾乎是華裔的店鋪,種類繁多,例如華人雜貨店和超市、租碟鋪甚至醫務所等,都能滿足生活所需。他又說,到了2000年,大統華超級市場分店在高貴林購物商場(Coquitlam Centre)開張,兩市的華裔毋須遠程去到溫市華埠,都可購得日常所需食品。
房太太葉麗雲表示,在2000年初期,社區有不少華裔市民決定回流,高貴林港商場的華人店鋪減少,髮廊生意量一度下跌。但不到數年,她說又有不少中國大陸新移民遷入,令兩市華裔社區重新興旺。她說除了大統華以外,髮廊附近有兩家茶餐廳和一家火鍋店,沿韋斯特伍德街北行又有華人商場,裏面有牙醫診所、超市、酒樓和麵包店等,華裔市民日常生活所需品,多年來根本未缺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