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012-01-24]
星島日報記者報道
根據星期一公布的一份國際物業調查報告指出,加拿大溫哥華取代澳洲雪梨,成為全球樓價第二難負擔的英語城市,僅次於蟬聯榜首的香港。溫市排名上升一級
由美國物業顧問公司Demographia發表的第八份國際住房可負擔程度研究(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)報告顯示,溫哥華去年第三季樓價中位數為67.8萬加元(下同),相等於家庭每年除稅前收入中位數(即是有一半家庭收入高於此數,也有一半低於此數)6.38萬加元的10.6倍,列為「極度難負擔」級別。比去年發表的上一份報告排名上升了一級。
至於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香港,樓價中位數相等於家庭收入中位數的12.6倍,刷新了這個有8年歷史的研究所錄得的最高紀錄。舊紀錄為2007年美國洛杉磯的11.5倍。根據最新報告,排第三的澳洲雪梨,樓價中位數相等於家庭收入中位數的9.2倍。
上述研究統計包括加拿大、美國、澳洲、新西蘭、英國、愛爾蘭各國,以及香港等共325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城市的置業負擔程度,把供樓負擔程度分為四類:可負擔、輕度難負擔、高度難負擔、極度難負擔。樓價中位倍數相等於家庭年度入息中位數5.1倍或以上,屬於「極度難負擔」。3倍或以下則為「可負擔」。
全加極難負擔城市 卑詩佔4席
在統計的35個加拿大城市中,6個城市列為「極度難負擔」,而其中4個位於卑詩省,即除了溫哥華之外,還有阿波斯福(7.0倍)、維多利亞(6.8倍),以及基隆拿(6.6倍)。
根據研究報告撰寫人考克斯(Wendell Cox)及帕夫萊蒂(Hugh Pavletich)分析,各個城市的供樓情況普遍有改善,不過在香港和溫哥華等一類樓價難負擔城市,市民就似乎愈來愈難置業。
研究員指出,政府政策限制地產發展的土地供應,造成地價和房價暴漲。結果,在溫哥華和雪梨等城市,年輕打工一族及中產人士要安居置業,已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。
最難負擔房屋 溫市全球第二
卑詩4市上榜 香港蟬聯首位
【明報專訊】
一份最新的國際物業調查報告顯示,溫哥華市去年第三季樓價相等於家庭每年收入的10.6倍,躍升為全球樓價第二難負擔的英語城市。全球最難負擔城市的頭銜則再度由香港蟬聯 ,一個家庭需要不吃不喝12.6年,才能存夠錢來買樓,也破了該報告的歷史紀錄。
根據美國物業顧問公司Demographia發表的今年最新全球英語城市房屋可負擔性調查報告,加拿大35個都會中,有6個城市被列為「極度難以負擔」,卑詩省包辦了其中4個城市,分別為溫哥華、阿博斯福、維多利亞,以及基隆那(Kelowna)。
溫市買樓不飲不食儲蓄10年
報告中顯示,去年第三季度溫哥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6.38萬元,但樓價中位數則高達67.85萬元,一個家庭需要不吃不喝10.6年才能買樓,因此被列為全球325個英語城市中,第二難以負擔的城市。
排第一的都會則與去年一樣同是香港,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24.9萬港元,但樓價中位數高達314.8萬港元,一個家庭需要積存12.6年的收入才能買樓,成為全世界最難負擔居住的城市,也破了該報告有史以來的紀錄。
排在香港及溫哥華之後的城市,分別為澳洲悉尼、美國檀香山、英國Bournemouth 和 Dorsett。十大難以負擔的城市中,澳洲包辦了其中5位,加拿大則只有溫哥華上榜。
澳洲包辦十大5位置
全球最容易負擔房屋的城市,前15名皆在美國,奪冠的則是Saginaw,樓價中位數是5.6萬元,只要1.3年的家庭收入便可買樓。加國安省的溫莎(Windsor)則排在第16位,樓價中位數是14.99萬元,一個家庭大約需要2.2年的家庭收入來買樓。
這份報告統計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愛爾蘭、澳洲、新西蘭及香港等共325個英語城市的置業負擔比例,將供樓負擔分為4類:可負擔、輕度難負擔、高度難負擔及極度難負擔。但報告中並未探討一個城市中,外來投資人炒樓的情形。